期刊简介
1978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本刊原名《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适合于从事免疫学以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广大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和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9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535/R
邮发代号: 14-54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394
- 国内刊号:23-153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029 自身免疫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在于自我耐受的破坏以致于自身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损伤含有相应自身抗原的器官组织而引起临床症状.针对其发病机制,采用相应的免疫学方法来控制自身免疫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一些新进展的免疫治疗方法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作一简单概述.......
作者:钱娴娟;赵文明;陈仁 刊期: 2001- 02
-
037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Graves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细胞间粘附分子-1是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在Graves病效应器官的不同组织成分各有相应的表达特点,它能介导效应器官内漫润淋巴细胞和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的可溶性形式与疾病免疫活动性存在相关关系,借此可评估疾病的免疫活动性.通过深入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该病发病中的作用,相信会为以后开辟的针对免疫发病机制而实施的免疫治疗途径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孟凤苓;南国珍;苏胜偶 刊期: 2001- 02
-
030 女性X-灭活嵌合体--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优势的一种学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90%的病人为女性.SLE发病的女性为优势的原因和机制,除了研究较多但尚难下结论的性激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外,由于迄今认为X染色体短臂上存在与免疫调控有关的基因,新近有学者提出与X染色体灭活(X-chromosomeinactivation)现象及其嵌合体(mosa-ic)有关的一种全新学说.本文从下列几个方面综述介绍这一学说:人体免疫系统在胚胎期通过对......
作者:陈慎仁;李康生 刊期: 2001- 02
-
039 一种新的CTLs检测方法-可溶性MHC-肽四聚体方法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s,CTLs)的鉴定是研究CTL疫苗的基础.传统的鉴定方法费时费力,敏感性低,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即可溶性MHC-肽四聚体(soluble-MHC-peptidetetramer)法,该方法克服了已有检测手段的缺点和局限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敏感性,为鉴定特异性CTLs及研究细胞免疫的工作提供了简便、有效的途径.本文就可......
作者:乔苗;王恒 刊期: 2001- 02
-
028 树突状细胞与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也是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由DC激活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主要对DC参与抗肿瘤的机制、DC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及近年来DC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DC为基础的肿瘤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免疫治疗:肿瘤抗原体外冲击致敏DC后回输体内;②基因治疗:以目的基因转染DC后回输体内.......
作者:朱新梅;乔健 刊期: 2001- 02
-
024 Toll样受体-一个新发现的介导天然免疫的古老家族(上)
Toll样蛋白是近年在人和小鼠细胞上发现的跨膜信号传递受体家族,它在进化上高度保守.本文介绍了它在人类的家族成员、组织表达分布和分子结构特征,重点介绍了TLR2、TLR4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
作者:唐军;周光炎 刊期: 2001- 02
-
038 免疫突触-共刺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共刺激作用在T细胞的激活及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一直在探讨其作用的具体方式.在第一信号存在条件下,当共刺激信号出现,也只有在共刺激信号出现时,通过信号传导启动细胞骨架的运动,从而在抗原呈递细胞和T细胞之间形成一个称之为免疫突触的交接面.该细胞将各种信号有机地整合,继而影响核内基因的转录及翻译.......
作者:闫晓彩;司履生 刊期: 2001- 02
-
036 细胞内早期信号转导的NT-PTK机制研究进展
继细胞外的信号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之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机构发生各种反应,终引起细胞的分化、增殖、效应、死亡等各种应答.其中,酪氨酸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由MIRR启动的早期NT-PTK(non-transmembraneproteintyrosinekinase)信号转导机制、细胞因子受体启动的与核内转录直接相联系的Jak-STAT途径以及对它们的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少华;李在连 刊期: 2001- 02
-
027 Fas/FasL系统与肿瘤的免疫逃逸
近的研究揭示肿瘤细胞通过表达FasL反击免疫系统,消除体内抗肿瘤T细胞,并且抵抗Fas/FasL系统介导的凋亡,从而使肿瘤成为机体的免疫豁免部位而逃逸免疫系统的攻击.Fas反击作为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的阐明为临床工作及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作者:李佳莉;赵丽纯;朱迅 刊期: 2001- 02
-
032 CD40-CD40L与疾病
T淋巴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调控着免疫系统的发展,其中CD40与其配体CD40L(CD154)的相互作用,不仅对T细胞活化和效应功能的表现起重要作用,且在抗感染、抗病毒及抗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症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CD40-CD40L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易学瑞;孔祥平;章谷生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不同炎症分级与CD8+淋巴细胞数量的关系
- 2 051 核转录因子NF-ΚB--肿瘤基因治疗的新焦点
- 3 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病的研究进展
- 4 CRH家族肽参与免疫调节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 5 CRISPR/Cas9技术研究进展
- 6 整合素与肾脏移植排斥
- 7 拮抗内毒素的研究进展
- 8 从对留学生医学免疫学实验课教学体会探讨我国留学生教育
- 9 NK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进展
- 10 088 IL-12和IL-18与Ⅰ型辅助T细胞应答
- 11 独立生长因子1作用机制与相关疾病
- 12 姜黄素对MRL/lpr狼疮鼠肾组织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途径表达的影响
- 13 固有免疫中TLR和NOD的研究现状
- 14 PPAR-γ在免疫中的调节作用
- 15 模式识别受体在抗真菌免疫中的作用
- 16 转基因植物疫苗应用于1型糖尿病免疫干预的研究进展
- 17 应激颗粒功能的研究进展
- 18 肿瘤免疫逃逸和免疫抑制的机制和免疫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 19 复方汤剂联合0.1%维甲酸软膏治疗多发性扁平疣疗效观察
- 20 110 抗单链DNA单克隆抗体在细胞凋亡检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