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本刊原名《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适合于从事免疫学以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广大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和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9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535/R

邮发代号: 14-54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免疫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394
  • 国内刊号:23-153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际免疫学杂志2001年第5期文章
  • 096 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与机体的特异性保护性免疫应答

    衣原体是一类独特的细菌,对人及其他动物具有广泛的致病性.其中沙眼衣原体主要感染人类.沙眼衣原体D-K血清型引起的生殖道感染是常见的细菌性性传播疾病之一.研究表明,机体对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产生保护性的免疫应答.......

    作者:王玲;于永利 刊期: 2001- 05

  • 092 T细胞活化机理的新发现--免疫突触

    T细胞的活化一直以来就是免疫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近几年来,又提出了免疫突触这一新的概念.在T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间的微米空间内形成免疫突触,通过此结构,T细胞抗原受体和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物发生相互作用引起免疫反应.......

    作者:徐频;钱旻;吴自荣 刊期: 2001- 05

  • 105 口服耐受的机理及应用进展

    口服可溶性蛋白质抗原可诱导机体形成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口服耐受由于使用方便和无毒副作用,并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能,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口服耐受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作用机制至今也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就近年来对口服耐受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及其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

    作者:韩晓枫;马宝骊 刊期: 2001- 05

  • 107 两类记忆性T细胞的表型、迁移途径及功能的关系

    幼稚T细胞由胸腺迁出后,进入二级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一旦接触抗原后即可发生增殖反应.其中一部分T细胞分化成记忆性T细胞,它针对已接触过的抗原,为机体提供快速而强烈的免疫反应.目前认为记忆性T细胞包括CCR7-记忆性T细胞(TEM,效应性T细胞)和CCR7+记忆性T细胞(TCM,中央型T细胞).CCR7+记忆性T细胞表面受体有助于细胞进入炎症部位,并能迅速产生免疫效应,而CCR7+记忆性T细胞表达淋......

    作者:王兴兵;祖东;谭锦泉 刊期: 2001- 05

  • 104 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学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免疫学功能日益受到重视,VECs在抗原提呈、促进炎症细胞渗出、调节T细胞及补体系统功能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瑞宏;张堂德 刊期: 2001- 05

  • 098 多发性硬化中Fas-FasL介导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Fas和FasL结合后,通过信号传导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在多发性硬化中,Fas-FasL介导了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凋亡,也介导了其它非T细胞的凋亡,如少突胶质细胞、星形细胞等.不少学者从多发性硬化的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EAE)到病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近年来这方面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陈兴国;张冬青;周光炎 刊期: 2001- 05

  • 102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细胞因子、Th1/Th2细胞平衡、细胞凋亡、性激素和原癌基因与RA之间的关系阐述RA的发病机制.......

    作者:陆意;邵传森 刊期: 2001- 05

  • 095 肿瘤特异性抗原基因克隆技术的新进展

    肿瘤特异性抗原的获得、鉴别一直是肿瘤免疫研究的热点之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这一领域带来了勃勃生机.本文综述了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离肿瘤特异性基因,并用免疫学方法鉴定其抗原性,为获取肿瘤特异性抗原开避新途径.......

    作者:杨秋霞;郗雪艳;李殿俊 刊期: 2001- 05

  • 101 感染与特应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群中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特应性疾病发病率呈负相关.研究表明,感染性疾病通过诱导Th1型免疫应答抑制了变应原特异性Th2型细胞的发育,从而起到防止特应性疾病发生的作用;但当感染发生在特应性疾病慢性期时,通常产生Th1/Th2型混合应答,可导致病情恶化;肠内寄生虫感染诱导的Th2型免疫应答虽然可以促进变应原特异性Th2细胞发育,但有可能产生的多克隆IgE竞争性地抑制了变应原特异性Ig......

    作者:温剑平;杨贵贞 刊期: 2001- 05

  • 103 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免疫炎症病理机制与免疫干预措施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阿尔茨海默氏病(AD)发病机制的学说.论述了淀粉样蛋白(β-Am)病因的分子基础,着重说明了淀粉样蛋白前体因分泌酶裂解失衡造成沉积而发生细胞损伤的过程,论证了AD的免疫炎症病理机制.文中列举了大脑神经胶质细胞表型CD40-CD40配体相互作用的致病机制.同时也阐明了各种细胞因子,IFN-γ、IL-1β、IL-2、IL-6、IL-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淋巴细胞,神经胶质......

    作者:李玉梅;刘俊达 刊期: 200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