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本刊原名《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适合于从事免疫学以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广大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和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9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535/R

邮发代号: 14-54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免疫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394
  • 国内刊号:23-153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际免疫学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IgA肾病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IgA肾病是肾小球系膜病变的一个特殊类型,基因多态性可能与IgA肾病的产生和发展有关,不同基因型的病人其临床表现或病理类型也可能存在差异,而该病可能与多种基因有关,研究较多的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子宫球蛋白基因多态性、MBP多态性、细胞因子多态性、TGF-β1的基因多态性等.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还不完全一致,这是由于基因多态性与种族、性别有关,本文仅对已有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徐丽萍;仲人前 刊期: 2006- 05

  •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

    树突状细胞是启动免疫反应的重要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具有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启动机体免疫反应并决定免疫应答方向的功能.不同分化状态、不同亚型的树突状细胞诱导不同方向的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表面还存在与免疫耐受有关的抗原受体如:C型外源凝集素、整合素及Fc受体.......

    作者:陈跃;王宝龙;许戈良 刊期: 2006- 05

  •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的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通过和隶属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的BCMA、TACI和BAFF-R的结合,在调节外周成熟B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异常表达,BAFF和其受体也被认为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

    作者:赵鲁汀;何维 刊期: 2006- 05

  • 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

    成人骨髓是临床应用时常见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来源.由于MSC在成人骨髓的数量以及分化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低,不同的胎儿组织被用来研究是否存在MSC.胎盘组织中MSC主要分布在羊膜和绒毛膜等来源于胎儿的组织,其抗原表达、分化潜能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征相似.......

    作者:苗宗宁;祝建中 刊期: 2006- 05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独特的免疫抑制功能,通过细胞接触和细胞因子机制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在自身免疫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将会揭示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治疗自身免疫病提供一个新途径.......

    作者:吕学文;伍昌林;刘仿 刊期: 2006- 05

  • Rituximab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进展

    B淋巴细胞在自身免疫疾病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D20在成熟的B细胞表面均高表达,并随着分化为浆细胞逐渐消失.Rituximab是抗人CD20嵌合单克隆抗体,可以快速去除外周血CD20阳性B淋巴细胞.多个临床实验研究了Rituximab治疗难治性ITP、SLE、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性.这些开标实验表明用Rituximab除去B细胞并联合运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

    作者:程军;张雯;陶筱娟 刊期: 2006- 05

  • IL-27在Th1型免疫发生中的作用

    IL-27是近发现的一种与IL-12相关的细胞因子,它由抗原提呈细胞产生,通过广泛表达于各种免疫细胞表面的IL-27受体WSX-1/gp130发挥生物学效应.IL-27对Th1型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IL-27可以促进初始CD4+T细胞的增殖,也可以促进其向Th1细胞的分化及产生IFN-γ.而在高度Th1极化的情况下,IL-27的主要作用是限制Th1型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从而保护机体免......

    作者:冯晓明;韩忠朝 刊期: 2006- 05

  • TLRs在过敏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卫生学假说(Hygienehypothesis)认为幼儿及青少年时期的感染能驱动免疫系统的Th细胞偏向分化成Th1型,而远离与过敏有关的Th2型.虽然这一看法仍有许多疑点与争议,但过敏与感染存在着某种联系已被认可.Toll样受体是机体识别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模式识别分子,近年来发现TLRs信号可能通过参与诱导产生Th1和/或Th2型细胞因子调节过敏性炎症.......

    作者:杨翠兰;富宁 刊期: 2006- 05

  • 口服疫苗与肠粘膜免疫效应机制

    口服疫苗可有效激发肠粘膜免疫,给药途径简单、安全,且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菌苗、病毒疫苗、蛋白质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缺失疫苗、DNA疫苗及转基因植物疫苗等,口服疫苗运载体由病毒运载体、细菌运载体和微粒子运载体组成,口服疫苗佐剂在粘膜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口服疫苗首先要克服的障碍就是口服无反应性,口服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可以通过共同膜机制遍布全身膜系统,可明显刺激全身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作者:姜燕;吕昌龙 刊期: 2006- 05

  • 催乳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Th1/Th2型细胞因子分泌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随着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和认识日渐增多加深,发现催乳素(PRL)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其中与SLE的关系引人注目,但具体作用机制还未明确.PRL作为一个自分泌/旁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细胞因子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分别从SLE与Th1/Th2......

    作者:许凌晖;林玲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