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8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本刊原名《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适合于从事免疫学以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广大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和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9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535/R
邮发代号: 14-54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免疫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394
- 国内刊号:23-153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脑肿瘤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与脑肿瘤的关系,垂体瘤、颅咽管瘤手术与血清IGF-1水平变化是否存在联系.方法检测193例脑肿瘤患者血清及61例术后相应患者血清IGF-1水平,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恶性脑肿瘤组与良性脑肿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瘤组与非侵袭性垂体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颅咽管瘤手术前后血清IGF-1水平......
作者:张文英;刘树森 刊期: 2013- 06
-
乙型肝炎及其相关病变中FoxB1检测和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FoxB1在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①收集临床确诊为乙型肝炎并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乙肝住院病人血清278例,其中进展为肝硬化阶段者14例,肝癌阶段者12例,并随机抽取60名健康者血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FoxB1浓度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②分析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FoxB1浓度与HBV-DNA载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的相关性,并依据......
作者:陈勇;唐发清 刊期: 2013- 06
-
高免疫原性骨桥蛋白的构建、表达及鉴定
目的重组及表达高免疫原性骨桥蛋白(OPN)的融合蛋白.方法使用Lasergene软件分析OPN基因,选取出免疫原性高的区域作为目的片段.提取总RNA,应用逆转录、PCR等技术扩增OPN基因目的片段,将其分别与带有His标签的pET-32a及GST标签的pGEX-4T-1载体连接.构建表达载体,诱导表达OPN融合蛋白(分别含有His,GST-Tag),并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t......
作者:汤伟松;孟琴;刘亮;李淑珍;唐晓波 刊期: 2013- 06
-
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氨基甲酰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瘫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联合氨基甲酰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对新生脑瘫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从孕14~16天大鼠获得神经干细胞,经过培养并传代后备用.利用7日龄wistar大鼠制作脑瘫模型,给予CEPO腹腔注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分化、凋亡情况,免疫分子在移植前后的改变,大鼠神经系统功能检测等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并与单一神经干细胞移植、CEPO腹腔注射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付中秋;姚笠;申景岭;李秋明;庄德丽;金连弘 刊期: 2013- 06
-
HLA-DRB1和HLA-DQB1基因与肿瘤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42例肿瘤患者HLA-DRB1和HLA-DQB1座位的18个等位基因位点的检测,探讨HLA-DRB1和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SSP技术,检测42例肿瘤患者的HLA-DRB1和HLA-DQBI基因位点18个,并以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肿瘤HLA-DQB1*03型频率的65.5%,高于对照组的42.0%,RR=2.62,P<0.0001;肿瘤组HLA......
作者:周秀英;于雅宁;刘辉 刊期: 2013- 06
-
承德地区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预防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比较98例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接受两年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前、后的体征及症状评分,评估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的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指导.结果治疗两年后,患者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儿童组症状总分由治疗前10.27±1.87降至4.34±1.57;成人组症状总分由治疗前1......
作者:凌云;马桂琴;尹桂茹;高珊;杨红梅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HIV感染中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
- 2 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分析
- 3 B7家族的新成员-B7-H1、B7-H2、B7-H3、B7-DC
- 4 Th22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5 涎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超声表现4例
- 6 018 MHC-Ⅰ链相关基因新研究进展
- 7 固有免疫模式受体NALPs的信号通路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8 树突状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
- 9 红细胞膜表面分子与红细胞免疫
- 10 细胞内抗体应用的研究进展
- 11 069 HSP—肿瘤免疫的分子佐剂
- 12 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
- 13 干燥综合征唇腺催乳素、热休克蛋白70与局部炎症反应的关系
- 14 趋化因子IP-10的研究进展
- 15 γδT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
- 16 新型免疫指标与疾病诊疗的研究进展
- 17 γδT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关系及其对肿瘤的作用
- 18 干扰素治疗相关的自身免疫性副作用研究进展
- 19 分子伴侣与MHC分子
- 2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白介素-35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